(通讯员:段文轩 摄影:夏文茜 校对:张梦静、李江慧 郭伟 审核:方正)
为深入推进新时代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推广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2025年10月27日至28日,由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团风县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文学院(苏东坡书院)联合主办的“板块式教学思路与主问题活动方式”专题培训会,在团风县实验中学成功举行。全国语文教育名家余映潮、市教科院教研员黄建军、团风县教育局副局长朱晨辉等专家莅临指导,团风县实验中学教联体全体语文教师、黄冈师范学院2025级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共同参与,文学院(苏东坡书院)副院长方正教授、语文教育研究专家杜红梅教授作专题发言。

领导致辞,殷切寄语。开幕式由团风县教育局副局长朱晨辉主持,团风县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李坤致欢迎辞,黄冈市教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黄建军主任隆重介绍了余映潮老师,并表达了“三个感谢”。

   课例纷呈,研讨启思。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接续呈现,风格各异、层次丰富,蔚为大观。
课例观摩阶段,由团风实验中学张吉和徐满英两位老师主讲。张吉执教的《观沧海》示范课,以“口中有诗”“眼中有画”“心中有情”三大板块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由诵读感知逐步走向想象拓展与情感体悟。课堂上,他通过“配乐范读”“画面想象描述”以及跨文本链读《浪淘沙·北戴河》等环节,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引领学生深入感受曹操诗歌的雄浑气魄与豪迈胸襟。徐满英则执教自读课文《昆明的雨》,紧扣散文“形散神聚”的文体特征,以“寻雨中景—赏雨季美—诵雨之诗”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梳理文本中的景、物、人、事,细致品味汪曾祺散文语言的独特韵味,并通过“微文”创写任务,实现从文本输入到创意输出的有效转化。
同课异构阶段,团风实验中学赵林老师和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杨子仪围绕《往事依依》一课进行了教学展示。赵林以“往事”为纲,构建了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三大教学板块;杨子仪紧扣“依依”之情,巧设师生互动实践,落实了学生的读写训练。面对同一篇课文,两位老师各运匠心,分别从“叙事”或“抒情”等角度切入教学,以不同方式推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示范研讨阶段,余映潮老师以《观沧海》《昆明的雨》两篇课文为例,现场示范了“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创意设计。针对《观沧海》,他构建了“知识积累—生字词意—课文读背—译文美写—文本品析”五次训练活动,层层递进,力求夯实学生课堂收获的“厚度”。对于《昆明的雨》,他则紧扣自读课型特点,设计了从“词句积累”“结构章法分析”到“语言精段赏析”的进阶路径,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汪曾祺散文的独特情味与美感。余老师特别强调,《观沧海》的教学应强化“有美度、有厚度”的朗读训练,并力求当堂成诵;《昆明的雨》作为自读课文,必须充分保障学生完整的静心批注与自主品析时间。概而言之,高效的语文课堂务必落实“集体训练”与“当堂落实”两大核心理念,确保语言运用、技能训练与知识积累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真实发生、落地生根。

专题讲座,守正创新。10月28日,活动进入“名师示范与专题讲座”环节。在《现阶段的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专题讲座中,黄冈市语文教研员黄建军直指当前语文教学痛点,点评“部分课堂重形式轻内容,过度依赖多媒体,忽视文本深挖。”他强调,教学之本在于文本价值,语文教学需“夯实语言根基、培养思维灵魂”。

杜红梅教授在《数智赋能语文教学的实践路径》专题报告中,明确指出数智时代的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可引领语文教学创新的关键方向。她结合丰富的课堂教学实践实例,展示了数智赋能的十大教学场景——从课前智能备课、学情分析、资源运用,课中师生互动、情境还原和活动设计,到课后的多元反馈评价,全方位覆盖教学流程。讲座思路明晰,具有强大的实操性。
杜教授从四大维度深度解读COST模型:内容构建上,多媒体资源库与AI生成内容让抽象知识具象化;互动交流中,虚拟学伴与在线社区打破时空壁垒;学习评价环节,AI辅助评估与分析仪表盘实现学情可视化;教学方法上,教育游戏与跨学科数字活动点燃学生探究热情。
报告对教学目标设定、数智技术适配等细节剖析透彻,既为一线教师提供清晰实践路径,又为语文教育创新发展锚定方向。

方正教授围绕“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的成长”话题,进行了深入热情的发言。他认为语文教学与AI技术的融合是研究生努力的境界和方向。他指出,传统教学模式过度依赖教师个体经验,存在一定局限性,而AI技术的引入正好能突破这一桎梏。它凭借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实现对学生学情的精准诊断,让教师清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还能推动评价多元化,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价学生。基于此,方教授热情鼓励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字人、AI用于学情分析、课堂诊断等。他坚信,借助这些工具,语文教育能够朝着“精准、个性、沉浸”的方向大步迈进,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学习体验,开启语文教育的新篇章。

教研沙龙,破解困惑。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童丽慧的《荷叶·母亲》示范课点评为契机,余映潮作《“板块式”教学思路与“主问题”活动方式》专题讲座。针对“板块式教学”涉及到的“如何确保每一活动真实高效”问题,余映潮指出,“关键在于活用课文资源,将朗读、品析等任务拆分到各板块,让问题紧扣文本”。针对“板块式教学是否易陷模式化”的疑问,余老师强调,“板块式教学的本质是‘构建清晰有序的学习活动序列’,而非固定流程。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与学生学情灵活调整,核心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

活动闭幕之际,团风县实验中学校长杨早成作总结致辞。他高度肯定了本次培训的价值和意义,并向与会专家表达诚挚感谢,对全体参会师生的严谨治学态度致以崇高敬意。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本次活动多方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汇聚基础教育名家智慧,搭建了UGS协同育人平台,不仅为语文教师成长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精彩的教育教学范例,而且为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提供了与一线教师“交流-切磋-提高”的实践平台。尤其对于研究生案例教学研究而言,本次校地协同教研活动具有承前启后的标志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