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润乡土,薪火映初心 ——“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暑期支教活动圆满落幕

发布者:文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8-20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苏东坡书院)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75日至82再赴咸宁通城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依托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围绕兴趣培养、知识拓展、思想引领、心理健康等七个方面展开教学,将汉语言、推普、文学及东坡文化四大特色主题融入其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当地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假期体验。本次实践活动效果突出在当地产生热烈反响获多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通城县委特别授予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队荣誉称号。


趣探汉字藏韵律,乐品文脉蕴声华

 “汉语言”特色课程以趣味互动为纽带,将语言学习与文化感知深度融合,在生动体验中激活汉语魅力。课程通过口部操、气息训练带学生探寻平声仄声的韵律密码,在声调对比中体会汉语发声的情感张力;以“猜字小侦探”等游戏引导学生用肢体演绎汉字形态,让古字在灵动互动中苏醒;还结合《语言学纲要》,将成语解析、古今音变融入诗文古音演绎,搭配竞技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掌握知识。整个课程体系以鲜活形式串联起声韵、汉字、语言文化等核心内容,让孩子们在触摸汉语肌理的过程中,既感知其韵律之美、形态之趣,又体悟其中承载的文化底蕴。


一字一句总关情,推普筑梦润童心

 “推普”特色课程中,志愿者们将普通话学习与沟通实践融入多元场景,在生动体验中实现规范表达与能力提升的自然融合。方言与普通话的碰撞、针对性发音训练,让孩子们在差异感知中体会普通话的不普通,在实践中补全发音短板;传声筒游戏、广告词模仿秀等活动,在欢乐互动中强化规范表达的意识,让发音技巧于鲜活体验里悄然习得;天气播报员、小小推销员等角色演绎,激发孩子们的表达热情,让语言在分享与互动间流淌出连接心灵的温度。整个课程串联起发音矫正与沟通实践的核心,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提升普通话水平,更在字正腔圆的表达中,感受到语言不只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拉近心灵距离、传递真挚心意的纽带。

文绎经典滋童心,书香巧解焕新篇

  “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精心打造“文学”特色课程板块,以经典文本为精神内核,在互动体验中实现文化浸润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在以《小王子》为载体的课程里,“生命线绘制”活动让学生回溯成长轨迹,在童话的纯真语境下叩问生命本质,体悟爱与责任的深层意涵;在融入“亡羊补牢”“龟兔赛跑”等寓言的课程中,情景剧演绎与AI生成技术的结合,让古老智慧突破文字壁垒,在生活化场景中转化为可感知的处世哲学;而以《茶馆》为范本的课程,则通过戏剧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引导学生从舞台肌理中触摸时代脉搏,理解中国传统戏剧承载的历史厚度与人文温度。



薪火相传东坡韵,童心共品千年情

  志愿者们以“文、趣、哲、情”为脉络,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带领孩子们跨越千年走进东坡。课程以飞花令串联诗词吟诵,从“明月几时有”的怅惘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让孩子们在诗韵中触摸文字背后的精神力量;以“乌台诗案”趣味庭审重现历史场景,在角色扮演的辩论里,感知东坡的人生轨迹与精神品格;更以美食故事、黏土手工为桥,让孩子们在创意表达中,读懂苏东坡藏在烟火里的乐观坚韧。整个课程以多元形式串联起诗词、历史与生活,让孩子们在与东坡的跨时空相遇中,触摸千年文化的温度,既得诗词之美,更悟人生之道。

  手捧一团薪火,照亮一方天地。十三年来,团队在课程设计上持续精进,让“薪火行动”不止于课堂上的知识传递,更以专业学识悉心浇灌乡村教育的沃土,助力学生成长为有根、有魂的中华文化传承者。团队将始终秉持“关注乡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宗旨,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激励更多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施展才华,以青春之力续写薪火相传的故事。





周梦萍

童可欣

胡淑睿

周文琪

王倩倩

徐爽

李宗磬

朱蕴琦

毕蔓妮

李梦缘

黄瑞春

吴函

李湘粤

李子琪

姜鸿靖

姚文彬

覃语萱

雷江凤

廖湘望

周璇

朱小慧

刘梓环

王怡文

卢孟源

张梦露

周焱

吴甜

朱嘉欣

吴思琦

王焓欣

范锦绣

梁颖

鄢梦瑶

刘欣然

罗如倩

陈苗

刘畅

吴实超

张世贤

曾德琴

翟欣悦

冉雨婷

傅玉桐

严乐

曹馨玥

韩璐凤



2025年“薪火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全体队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