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启新程砥砺深耕向未来 ——我院圆满举办2025届学科教学(语文)优秀毕业研究生经验交流会

发布者:文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5-28浏览次数:10



(通讯员:李江慧、谭涯倩;摄影:秦兴钰;校对:李天宇、汪思涵;审核:方正)为帮助我院教育硕士研究生提升核心竞争力,525日晚7点,我院2022届优秀毕业研究生经验交流分享会于博学楼B02举行。本次分享会邀请20228名优秀毕业生代表进行经验分享,们分别是罗杰、陈晓乐、谢泽文、胡芳洁、王墅、邱舒琪、邱菽曼、李吉麒。文学院(苏东坡书院)副院长方正教授、研究生辅导员何玉华老师出席本次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202320242025全体研究生参会。分享会由2023级教育硕士研究生杨寅主持。

罗杰围绕科研能力提升、学术资源整合及备考策略优化展开经验分享首先,他强调同学们应严谨对待每门课程的学术论文写作,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和核心刊物,关注年度选题、专刊名称、教育热点与教学难点,培养问题意识。其次他鼓励大家积极参加各类讲座,关注名家、名校活动为知识经验搭建框架,形成体系。最后,在招考经验方面,罗杰建议反复研读初高中语文教材实现“以考代练、以练促学”的良性循环。

陈晓乐聚焦考编经验建议同学们从性格特质、专业能力、知识基础、学段偏好、意向城市及职业期待等维度展开分析,确立与个人条件相匹配的报考目标。她强调可借助互联网平台高效获取考情动态,重点梳理考试科目、题型分布及评分标准。在岗位选择方面,她提出应综合考量地区发展水平、岗位竞争比、考试内容适配度三大要素,运用“地区—岗位—考情”三维匹配模型,提升报考成功率。针对面试环节,陈晓乐指出结构化面试需通过高频模拟,实现表达流畅度与逻辑性的突破。试讲部分,要做到导入新颖、研读有深度、结尾有延伸、作业设计有分层,并在后期反复进行模拟练习。

谢泽文以“行远自迩,功不唐捐”为主题,从“信息战、基础站、攻坚战”三个方面分享2025武汉市示范性招聘呈现的的四大变化。强调信息战方面,关注招聘信息和报考咨讯,时刻留意报考比基础站方面,要注重“一字(规范书写)、一话(标准普通话)、一设计(教学设计)”的基础训练,为面试和试讲打下坚实基础在“坚战方面了解国家政策,关注教育热点,模拟真实考场,训练语言逻辑

胡芳洁围绕“以责任为舟,以热爱为帆——班级管理与专业成长的双向奔赴”这一主题,结合自身班委经验,阐述了多重角色在服务中缔造教育者精神底色的重要性。她认为,在班级管理与专业学习之间要实现双向赋能,在平衡中搭建专业成长的桥梁,在与同学、老师的同频共振实践中书写教育初心的答卷。在备课学习心得分享环节,她介绍了提升讲课水平的方法,包括深入研读教材、积极参与教学表现实践、加强交流联系等方面。

王墅以“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为主题,总结了班委工作实践与教学能力提升的双向成长路径。她指出,班委经历是锤炼综合素养的重要平台,可以有效提升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并形成“学业—事务”双线并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在教学能力建设层面,王墅提出三点策略:一是深耕教材研读,夯实专业基础;二是强化表达训练,借助录像复盘、交叉互评的途径实现精准改进;三是借鉴优质案例形成个性化教学设计,实现独立课程开发能力的跃升。

邱舒琪围绕毕业论文写作提出三点建议:一要精准选题,立足语文教育领域前沿热点、自身专业特长及研究兴趣确定选题方向,避免选题空泛或偏离实际;二要科学规划,将文献研读、数据收集、初稿撰写等环节细化至月度目标,有序推进;三要严谨修改,在成文校对阶段,需重点关注目录层级清晰度、图表标注规范性、参考文献著录标准及脚注完整性。

邱菽曼“一步步,走踏实”为主题分享论文写作经验:前期广泛阅读锁定方向,参考《文学论文写作指南》并与导师沟通确定框架;中期聚焦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推荐《如何做定量研究》指导实证研究;后期将解决方案与实践检验相结合,通过实习验证理论有效性,实现学术与社会价值统一。

李吉麟作为第五届全国师范生微课大赛特等奖、学校第八届教育硕士微课教学大赛一等奖及全国“田家炳杯”三等奖的获得者,分享竞赛面试经验。其一,以《项脊轩志》“东犬西吠”为例,强调文本细读需结合语言特色与情感脉络;其二,原创教学设计应包含导入设计、核心问题链、背景掌握及板书设计;其三,实践阶段,她建议分文体试讲并录制视频,针对语言教态、板书规范等短板进行迭代改进,实现“设计—实践—反思”的螺旋式上升。


方正教授为本次分享会作总结。他对2022级学子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毕业资格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毕业生群体反复研磨中小学教材课文十余遍、精进教学设计的治学态度给予高度赞扬。面向低年级研究生,方正教授提出三点期望:一是多读书,将前沿理论融入教学设计;二需深耕教材,提高文本解读能力;三是加强教育调查的科学性和提高统计工具的使用水平,为毕业论文写作赋能。

薪火相传,雏凤清于老凤声!此次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分享会的圆满举办,意义深远。优秀毕业生们倾囊相授,不仅让同学们对未来专业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还促使大家对职业规划展开更为清晰的思索,激发他们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在教研实践中锤炼真本领。相信在榜样的引领下,我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将在学术和职业道路上行稳致远,书写更加精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