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宏伟 摄影:张柯昕 校对:李天宇 审核:方正)为提升我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对经典著作的理解与解读能力,11月11日上午8:20,我院特邀赣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流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点负责人、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负责人吴中胜教授于致远楼522会议室作“刘勰为何要写《文心雕龙》”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文学院(苏东坡书院)胡立新教授主持,办公室科研秘书何玉华老师携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与并聆听报告。
会议伊始,胡立新教授对吴中胜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吴教授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学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勉励大家认真聆听报告内容,从中汲取宝贵的学术见解和经验。
报告进程中,吴中胜教授首先聚焦刘勰生平的几个关键节点,通过详细阐述刘勰的生平事迹,巧妙地引出文章写作应当遵循“礼”的精神实践理论,以实现关照文学、关照作家的写作目的。
随后,吴中胜教授向在场的同学提出“在中国历史上,哪些人物或著作能够独立发展成一门学问”的疑问,并从继承圣贤思想、回应当代需求、开展学术探索,以及追寻时代共鸣的视角,深入探讨了《文心雕龙》的价值与意义。吴教授认为《文心雕龙》这一著作极有体系,自成逻辑,是“逻辑性与诗性”的统一,并强调要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文学。吴中胜教授指出:诗歌讲究严谨与端正,散文则倾向于形式上的自由与散漫。相比之下,《文心雕龙》作为骈文的典范,巧妙地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展现了文字与节奏的独特魅力。基于此,他鼓励同学们遵循一定的阅读顺序,深入研读《文心雕龙》的文本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字之美与节奏之韵,并期望大家能够借此锻炼出既完整又富有逻辑的写作能力。在互动环节中,吴中胜教授还进一步建议,应将《文心雕龙》视为一部文学作品细细品味,关注其内在的诗意特质与文学价值。
点评环节,胡立新教授用“问题意识”“批判思维”“文本细读”三个关键词作总结,鼓励同学们在报告结束后继续系统而深入地理解这部巨著,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本次学术报告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加深了同学们对经典著作《文心雕龙》的理解与认识,还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为我院教育硕士研究生今后的学术研究与个人成长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