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故里 三方合作写新篇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0-25浏览次数:322

      本网讯(通讯员 郭伟) 金秋时节,诗人故里巴河两岸金桂飘香,沁人心脾。10月23日下午,文学院副院长方正博士带领文学院鄂东文化名人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团队、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美术学院的博士教授走进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先生的故乡浠水县巴河镇,同闻一多中学及浠水县巴河镇人民政府就“红烛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头脑”开发校本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再次共同举行座谈会。闻一多中学党总支书记程宝铭、校长郑细林、闻一多研究专家浠水民盟原主委陈玉能、浠水县巴河镇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詹良鸿等进行了深入、热烈的座谈。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小鹏、文学院周秀荣教授、教育学院韦耀阳博士、美术学院成海博士以及闻一多中学的参加该项目的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座谈。

    闻一多中学的程宝铭书记热情欢迎项目组各位领导老师的到访,对黄冈师院致力于推动“UGS”(大学、政府、中小学)三方合作模式、宣传闻一多红烛精神深表赞同。原浠水县民盟主委、广电局副局长、闻一多研究专家陈玉能,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巴河古镇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古镇到西周时期的诸侯国都,从看管五水蛮的五蛮镇到明清民国时期人才井喷的浠水巴河,江河交汇、水阜相连的地理环境不仅刺激了地方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且为陈沆、汤化龙、闻一多、徐复观等人的诞生和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在诸多乡贤中,陈先生尤其推崇闻一多,认为他是一个球面人物,是诗人式的学者、学者式的诗人,而无论是作诗还是治学,都贯穿着斗士精神。他的一生就是一首无与伦比的诗。在报告会中陈玉能先生重点介绍了故乡巴河对闻一多的深刻影响,认为诗人对华夏古文化的饱满深情与深厚造诣不仅来自于耕读传家的传统,更来自于巴河楚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家国情结。陈先生还认真梳理了闻一多中学弘扬闻一多精神的六大优势资源:“闻一多中学”校名;闻一多铜像;闻一多亲笔题词的校训;校园内的闻一多纪念馆;闻一多颂碑廊;闻一多诗歌演唱会。他认为闻一多浑身是“戏”,研究的空间极大,黄冈师院和闻一多中学携手合作,共同推动闻一多研究和闻一多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

    詹良鸿主任代表巴河人民政府作了《擦亮闻一多名片 做好闻一多文章》的报告,向项目组成员介绍了巴河镇政府准备重建闻一多故居、开发闻一多文化生态小镇、建设美丽乡村的构想,迫切希望进一步同黄冈师范学院展开合作,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智力和人才优势,把闻一多故乡建设成美丽巴河、富裕巴河。

    座谈会的第二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前期拟定的三份校本教材大纲进行了广泛、认真的讨论,最终决定以汤天勇副教授执笔、题为“闻一多:巴河赤子,民族精魂”的校本教材大纲为基础,融合袁小鹏研究员和韦耀阳博士的方案,共同打造一套以闻一多学术人生为主题的适应新时代与新高考的校本教材。

 

附:闻一多:巴河赤子  民族精魂

一、编写思路:

课程理念:挖掘地方文化  弘扬名人精神  提升学校品味  促进学生成人

实现目标:通过挖掘巴河文化及梳理闻一多的求学、创作、研究及社会活动等,培养学生对家乡与国家的热爱,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基本内容:以闻一多相关著述为依据,编辑闻一多相关著作及其所研究之元典。

教学方案:课前预阅、教师导读、学生研讨、灵活考核

二、编写原则

1.立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学生培养

2.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课堂

3.立足于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校本教材

4.立足于地方文化的挖掘与名人精神的弘扬

三、内容纲要

前言(或序)

第一章:赤子闻一多

1.内容导引:巴河文化

2.经典悦读:闻一多书信选辑

3.教学研讨

4.课外博览

第二章:学子闻一多

1.内容导引:求学历程

2.经典悦读:闻一多倡导国学的文章选辑

3.教学研讨

4.课外博览

第三章:诗圣闻一多

1.内容导引:爱国诗读解

2.经典悦读:闻一多爱国诗选辑

3.教学研讨

4.课外博览

第四章:学者闻一多

1.内容导引:学术研究综述

2.经典悦读:闻一多研究的元典选辑

3.教学研讨

4.课外博览

第五章:艺术家闻一多

1.内容导引:闻一多美术创作及美育

2.经典悦读:闻一多书画、装帧、篆刻选辑

3.教学研讨

4.课外博览

第六章:斗士闻一多

1.内容导引:闻一多社会活动简述

2.经典悦读:闻一多的演讲选辑

3.教学研讨

4.课外博览

附录一:伟人、名人评价闻一多

附录二:闻一多与闻一多中学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