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映像】语文教育专业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7-14浏览次数:569

 

 

坚持基础 一专多能 全方位培养

――文学院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大学的职责是什么?概而言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但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大学的生命线,即便是研究型的大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也是第二位的、是间接的,它主要的还是通过培养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才去实现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功能。语文教育专业作为黄冈师范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在我们的专科时代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在那个时代,我们的专科教育在湖北省有重要地位,在全国有重要影响。我们的专科教育为什么搞得好?优秀的师资是关键,良好的生源是基础,严格的管理是保障,以人为本、实施“坚持基础,一专多能,全方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

一、中文专科教育的前世今生

我们的大专教育始于1975年,在此之前我们只有中文中师班。1975年,湖北省下达30个大专指标给我校招收中文大专班,这是我们大专教育的肇始。在1966年以前,我们学校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湖北省黄冈师范学校和黄冈专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进修学校中,设语、数、外三科中学教师大专进修班,这是我们办大专的基础。1975-1977年,大专主要招收工农兵学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被称为“老三届”,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许多人高中毕业后当了多年的民办教师,他们功底扎实,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次命运的转折。这其中就有梅利华、汤学文、夏雨力、付明珠、杨植涛、姚银元等佼佼者。1977年,学校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黄冈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专科生,于1978春入校,他们于1981年春毕业,其中黄崇浩、范道济、汪化云等教授和知音传媒集团副总编雷一大均来自于1977级中文专业。1978级学生谢岚岚毕业后留校任教,也早已晋升为教授。由于十年“文革”积压下来的优秀学生太多,后来又扩招,学校无法容纳,只好借助麻城师范、浠水师范、武穴师范、新洲师范等校办学。到1979年,这批学生快毕业了,他们要求回到黄州,迫于校舍不足,只好停止招生一年,所以中文专业没有79级学生。1980年,中文招收了两个班,这其中就有现湖北省纪委常委邓务贵、黄冈市副市长张社教等。1981年,中文招收了两个班,据不完全统计,这两个班的学生毕业后,副处级以上干部占一半以上,像中山市教育局长李长春就是其中的代表。1982年,只招一个班,文学院现党总支书记余国宇、文学院院长胡立新就是82级。中文专科为我们学校培养了大批管理人才,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金奇就是83级。我们专科的辉煌一直延续到1999年独立办本科以前,像黄梅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漆浩就是1993级的学生,黄冈市教育局党办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何为东就是1994级的学生,浠水县委常委、副书记、清泉镇委书记付宇就是1995级学生,黄梅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陈风就是1996级的学生。“学而优则仕”是少数,“学而优则教”是主流。我们主要是培养合格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说,黄冈市30%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我们文学院当年的老专科生,我们大量优秀的专科生上调武汉、黄石、鄂州、新洲乃至江苏、浙江、广东、福建任教,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为我们学校赢得了声誉,诠释了黄冈教育的精髓。

1993年,我们和湖北师范学院合办首届中文本科班,其后开办“专升本”本科班。1997年和湖北大学合办中文本科班,1998年又和湖北师范学院合办本科班。199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定名为黄冈师范学院,这是我们独立招收培养中文本科生的开始。我们专科专业还在继续招生,现在的专业名称为“语文教育”。

二、专科教育的成功经验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们专科时代师生共同行为准则。

(一)学校教育,教师为先

宋人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说;“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在学校。”而“学校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在我们的专科时代,没有大楼,而有名师。

1. 高起点引进教师。教师主要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2. 严格培养教师。通过传、帮、带,一名指导老师带一名青年教师,手把手教他们备课、写教案、试教,他们跟着指导老师一起听课、改作业、辅导答疑,试带章节课,培养他们严谨踏实的学风和教风,那时的教师普遍敬畏讲台,敬畏学生。

3. 在职进修,在岗提高。通过和重点大学联办助教进修班,开拓他们的学术视野,建立与学界的联系,转益多师,不拿学位,一心向学是我们专科时代教师的常态。像徐又良教授,终身只是一个本科,但先后求学于湖北大学、扬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直到他成为中文系主任时还到北京大学进修,徐又良教授只不过是那个时代的一个代表。以教研室为单位,围绕教学内容阅读相关经典名著,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在制度上和组织上确保教师读书和交流落到实处。同头课的老师,教研室每周要组织说课,统一教学进度,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案例教学,组织教师上好示范课、观摩课、讨论课,教研活动实现了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

4. 培育学术团队,培养学术骨干。我们文学院的古代文学教研室,早在1979年湖北省首届科教大会上就受到表彰,那时就是一个强大的学术团队,在每一个方向上都有名师。像先秦文学的黄崇浩教授,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熊清元教授,唐宋文学的梅大圣教授,元明清文学的徐又良教授和范道济教授。他们是教学和科研完美结合的典范,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以科研促教学。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是一个团队,他们在学界的影响,令重点大学的同行们刮目相看。

(二)教学为大,学生为本

1. 宽口径,厚基础

一个语文教师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这就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打通文史哲,突出中文核心课程,强化能力训练。在我们的专科时代,特别强调阅读经典,实施读书工程。新生入学,做到三年早知道,在每一个新生入学时就公布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明确三年阅读总目标和阶段小目标。注重落实和检查,每一月检查读书的进度,每一学期要检查读书笔记,实行量化考核。没有经典的阅读,就不可能建立中文的基础。

2. 强化“三字一话”,狠抓教育实习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我们老专科学生的最鲜明的特色,“三字一话”不能过关者,不能参加教育实习,不能毕业。在教育实习中,一般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带七、八个学生住在实习学校,全程指导学生如何“备、讲、辅、批、练、改”。

3. 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那个时候中文系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辩论会、影视评论讲坛、读书心得报告会、优秀作业展览、文学创作讨论会、社会调研报告展示等等。每学期有惯例的安排,每年都有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并且常常是师生共同参加。像中文系老主任夏曾澍教授不仅指导学生表演话剧,还自己登台亲自表演,他所扮演的杨白劳可谓惟妙惟肖,艺术水准极高;那时还是青年教师的谢岚岚老师所表演的手风琴让多少学生如醉如痴。据说,谢岚岚老师所带的班级,学生普遍多才多艺。

4. 注重小论文写作,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在我们的专科时代,基本是每一门课都有小论文的写作,特别是周剑教授的写作课,注重写作实战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辨和学术创新能力。周剑教授领衔编写的《写作教程》成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通用教材。正因为如此,我们不少专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许多学生已经成为重点大学的硕导和博导,像武汉大学的陈建军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黄念然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王丽娟教授等当年都是我们的专科生;我们不少专科生在校期间就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

正因为我们文学院在专科时代实施了“坚持基础、一专多能、全方位培养”的人才培养方针,我们的老专科生普遍中文功底扎实,能说会写,多才多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一个合格的中文毕业生不仅能胜任语文教育工作,也能胜任行政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一个优秀的中文毕业生,有可能成长为优秀的语文教师,甚至是优秀的领导者。我们中文老专科生中的佼佼者,许多都是从普通老师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不同的领导岗位,像黄冈市副市长陈少敏,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党支部书记董晓琳,罗田县副县长陈云生,新洲三中校长程先平,武汉青山区教育局局长李定君,原黄冈中学副校长、现黄冈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治民,浠水一中副校长谢寒,启黄中学副校长来秋元,麻城二中校长占正旭,武汉�口区教育局长郑学军,黄石十四中副校长孙良才、五中副校长周鲲鹏,红安三中校长陈良玉,英山一中副校长李学开等。

(三)砸锅卖铁,加强课程、图书资料、教材建设

课程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高质量的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在中文核心课程上,每一门课程都有名师把关,像《古代文学》的黄海鹏教授,《现当代文学》的汪昌松教授,《现代汉语》的郭水泉教授,《古代汉语》的夏养明教授,《文学概论》的夏曾澍教授等。在那个经济困难时期,中文系在图书资料和教材建设上不遗余力。在全国还没有教材时,1979年中文系就组织编写了《现当代文学》教材,并给编者支付稿费;周剑教授领衔编写的《写作教程》就是建立在余承滨教授等自编写作教材基础上。高质量、适合自己学生使用的教材是人才培养个性化的保证。

(四)简单动作练到极致就是绝活,常规管理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在那个时代,学生没有就业的压力,不必去考这证哪证,一门心思读书,埋头苦练教学基本功。毕业了,就凭心中的万卷诗书,手中的教学绝活笑傲江湖。那时的学校,教学才是中心,科研为教学服务,狠抓学生的学习过程,坚持早晚自习,严格考风考纪,考风考纪的严厉令多少学生两股颤颤,期末考试有专门的车子等在教学楼下面,一有违纪,学生就被遣送回家,开除学籍。

正如张之洞所说:“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教风、严格的管理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文:汪昌松、方正)